编者按:王俊局长在2015年工作报告中指出:水文信息化是水文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也是全局事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但目前水文局信息化工作还存在缺乏整体规划、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要以长江委信息化顶层设计工作思路为指导,以“大水文”发展需求为驱动,依托信息网络新技术,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包括“数据资源一个中心”、“信息共享一张图”、“应用服务一个平台”(简称“三个一”)的水文信息化工程,为全局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三年来,水文局围绕“三个一”,开展长江水文信息化顶层设计,制定了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努力构建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实现应用协同,加强基础保障,促进水文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今年是水文局三年信息化建设的收官之年,随着各项工作逐步进入收尾阶段,信息化成果逐步投入实际应用,初步发挥成效。三年的信息化建设给水文局带来了哪些变化和成效?我们将分期介绍和展示水文局三年信息化建设成果。今天刊登第二篇:数据资源中心之数据源建设与管理。
【引言】数据为王,是当今信息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无论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到热门风口的“人工智能”,无不透露着数据的核心价值。数据正成为日益重要的一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中彰显价值。水文工作的测、报、算、整以及管理,都是围绕着各类水文数据展开的,可以说水文工作是一个“靠数据吃饭的行当”。正是因为这样重要的地位,水文局“三个一”的信息化工程提出建设数据资源一个中心,打造核心数据资源,用一片“数据的沃土”养育起一方“水文发展的常青树”。
数据资源中心建设包括三个重要方面: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数据源建设管理与维护以及数据资源服务。上一篇数据中心硬件篇为大家介绍了硬件基础设施,本篇将重点介绍数据资源中心在数据源建设、管理与维护方面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果。
水文局经过多年的积累、建设,形成了以“四大库”(基础水文数据库、实时雨水情数据库、水质数据库、河道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资源体系。2015年前,我局业务数据资源建设主要围绕专业系统和成果资料开展,对基础数据、原始数据、分析成果等资料并未系统性的收集和建库;对水文、水质等成果资料的更新以线下集中式工作方式为主,效率较为低下;数据资源的服务基本是半人工半自动化的方式,有待进行在线自动化改造。
多年以前,大量水文数据还储存在EXCEL的单元格里,散落在测验人员的电脑硬盘里,无论是查找、收集或是计算都困难重重。现如今,你只需要打开浏览器,点点鼠标,从最早1865年至今约3.5万站年的数据任君挑选,一步到位。这样的转变最能反映我局在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在经过长年积累,特别是近三年奋力拼搏后取得的成绩。三年水文信息化建设,丰富了水文业务数据资源系列种类,扩展了数据收集范围,改进了数据更新方式,数据服务能力和效率有了质的提升。
业务数据资源系列建设成效
一、丰富水文业务数据资源存储种类
三年来,新建数据资源系列7个,数据资源系列总数达15个。新建了水文测站基本信息库、实现测站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维护;完成水文监测原始数据库表结构设计,试点开展水文监测原始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完善了水质数据库,完成了水质监测的原始采集、分析处理、质量管理、成果整编等全生产过程数据资源建设。随着综合管理系统的建成上线,财务、合同、人事、办公、档案、基建等管理数据资源建设也全面开展。数据资源系列建设不仅进入新的业务领域,同时也在不断扩展已有领域的数据资源范围,总体建设进程在量度和广度上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一)业务基础数据资源建设
除了传统“四大库”外,2016年7月,我局开展了基础水文数据库整理与完善项目,着手建设水文测站基本信息库,实现测站基本信息的统一管理维护。2017年4月,开展水文原始数据整理分析项目,设计监测原始数据库表结构。在取得初步成果后,同年9月,开展测验原始记载表入库审核项目,继续推进水文原始数据库建设。随着2017年水质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的正式投入生产实用,水质监测的原始采集、分析处理、质量管理、成果整编等全生产过程数据均完成了数据资源建设,针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公报成果,通过信息化手段加以整理,建立数据库。截至发稿日,据初步统计,测站基本信息库已存储493个站点的测站概况、测站沿革、特征数据、测站图片、仪器信息等基本信息;测验原始数据库已完成库表建设,已接入汉口分局和岳阳分局的2017年自记数据约420万条;LIMS数据库保存了对自2017年7月份以来的水质监测任务原始实时数据约85万条;水资源公报成果数据库保存了2004年以来的成果数据,包括水资源分区和行政分区的降水量、水资源量、水库蓄水、地下水动态、供水、用水、耗水、污水、用水指标等约20类数据资源,总数据量约9.5万。
(二)综合管理数据资源建设
除了熟悉的“四大库”,财务、合同、人事、办公、档案、基建等管理数据资源建设也随着综合管理系统的建成上线而全面开展。
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建设、调整和完善,如今综合办公系统已深入水文局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家日常工作离不开的重要综合管理平台。正是由于综合管理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我局管理数据资源在量和度上才有了持续性的长足进展,并在优化管理流程、提升管理效率、辅助管理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根据资源索引的统计显示,自2015年全面实现综合管理全江互联互通后,2016年OA办公、财务报销和合同管理的数据资源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充分展示了综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成效。至2017年11月,增长量进入合理区间。
综合管理数据资源建设发展
今年以来,我局仍在重要的数据资源领域进行开拓性建设。建设人事数据库,存储管理全局人员基本信息;建设设施设备数据库,存储管理基建设施设备资产;建设多媒体数据库,存储图像、视频等数字影像资产。
数据资源系列建设成果统计
二、改进数据资源更新方式和频率
为改变水文、水质整编成果数据低效率集中式人工更新的工作方式,有效提升数据更新效率和成果数据时效性,2016年6月我局开展了水文整编成果在线接收更新模块和水质数据在线整编系统的建设工作。年底建成后于2017年3月投入使用,在2016年度水文、水质整编成果数据汇交工作中,有效促进了数据工作方式的转变,大幅提升了数据汇交工作效率,得到了全江数据汇交工作人员的认可。建成后的水文、水质整编数据在线接收功能模块显著缩短了数据更新时间,从整编汇审后的一个月提升到一天,甚至可以达到近乎实时。
三、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和效率。
2016年5月,我局完成了水文数据应用服务系统(二期)建设。二期服务系统继续深化一期建设思路,基于水文数据资源整合后的水文数据索引,完成水文、水质、雨水情数据的一体化资源查看,并利用WEBGIS平台实现水文数据索引的可视化查询和资源申请,同时引入自动化办公流程,实现全在线的数据服务,完成从纸质审批单到OA自动流转的服务升级。审批后的申请资源获取也省去了数据管理员人工提取传输的环节,用户可直接自行下载,服务的效率也有了进一步提升。
水文数据服务能力建设效果
四、精细管理铸就核心价值
在三年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为建设好数据资源中心,提供便捷可靠的数据服务,我局不断创新数据管理方式,变革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以满足信息化建设对数据资源发展提出的新需求。近年来,围绕这数据资源建设的几个重要阶段,数据资源建设、组织管理、更新维护、数据服务,扩展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起到了较显著的效果。
(一)强化数据资源标准化建设
在数据源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管理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标准化。2016年我局完成了国家基础水文数据库、水质数据库等标准的贯标工作,其他数据资源建设过程中,也都依据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或领域约定进行数据标准化工作。例如办公系统中组织机构编码标准就采用了与长江委一致的编码体系,为实现与长江委的公文流转提供了便利;还有财务数据库中的出差目的地,测站基本信息中的河流、水系等等,均按照国家或行业规程规范。
(二)开展数据资源整合
标准化后的数据资源面对各自领域的应用需求,都能独当一面,应付自如。然而,随着水文业务的发展以及水文信息化作用的提升,面对扁平化管理、在线整编、协同应用、大数据分析等综合性应用场景时,需要打通各类数据资源的壁垒,将各类数据资源良好的组织起来,形成一张致密的数据网,支撑起跨资源的应用场景。我局在数据资源中心建设过程中,积极谋划,果断出击,发起数据资源整合行动,利用信息化手段理清数据之间关联关系,让数据资源能够被更好地识别,更有利于数据管理、服务与共享。
(三)加强数据流全过程管理
数据的时效性是衡量数据价值的一个重要维度。“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局通过积极转变管理方式,创新水文数据更新接收模式,变革低效的线下集中接收为高效的在线自主提交,将水文整编成果数据更新入库、提供服务的时间大幅提升,而且系统提供了资料目录、资料类型、记录数量等的完整性检查,对提交人、提交时间、审查意见等均保留痕迹记录,提高了资料汇交规范性。完成了水质数据整编系统与水环境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水质成果数据准实时的数据更新和服务。测站基本信息也实现了变更信息的实时在线报送与审批。数据流的过程管理,有效提升了数据来源合法保障,能追根溯源,为“一数一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转变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能力
精细化的管理目标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在水文数据资源不断丰富、数据更新维护更加及时、数据管理进一步标准化后,数据服务能力提升便是“水到渠成”的了。从数据库手动提取数据到计算机辅助下的数据线下纸质申请,再到全自动化的在线申请和下载,我局一直致力于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数据资源管理效能分布图
数据资源中心是“三个一”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水文信息化建设坚实的地基,是水文发展竞争力的真正核心所在。本篇从数据资源建设、管理与维护的角度向大家展现了水文数据资源中心的建设发展历程,相信大家对这个总是在后台不断地积蓄力量、默默奉献着的“水文粮库”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相关系列报道:
责任编辑:杨杰
关闭